网站公告: 诚信为本:市场永远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。
咨询热线

400-123-4567

| 服务项目 |

放弃甲弹对抗陆军第四代坦克到底如何选择?

时间:2025-09-04 10:19:31
  

  关于第四代坦克,到底应该如何发展?截止2025年,世界各国陆军,都在探索和发展。即便是引以为傲的美国陆军,在第四代坦克的发展上,也需要面临反复权衡的问题。毕竟,在2020年代的新技术下,第三代坦克的生存率,大大下降。无论是欧美,还是中俄,或者日韩,都需要面临发展第四代坦克的问题。今天,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。

  首先,我们聊聊第三代坦克的发展。八九十年代以来,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的坦克发展,陆续进入了第三代坦克阶段。例如美国的M1系列、德国豹2系列、法国勒克莱尔系列、英国挑战者系列、韩国的K2系列、日本的90式、中国的99式,以及俄乌发展的T80、T90系列坦克等等,都属于第三代坦克。公正客观的说,各国的第三代坦克,基本上都是冷战末期的技术产物。

  第三代坦克,非常注重火力、机动性和装甲防护能力。例如各国主战坦克,普遍使用120毫米或者125毫米滑膛炮。同时,采用1500马力的大功率柴油机。只有战斗全重,即便是陆军的99A式主战坦克,也达到了58/59吨左右。欧美各国的主战坦克,甚至已经接近了70吨的门槛。第三代坦克,在甲弹对抗领域,出现了“面多加水,水多加面”的局面。

  各国主战坦克的战斗全重,越来越大。其实,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趋势。第一,坦克战斗全重,一旦超过了60吨。即便是大型运输机,运输主战坦克,也会面临各方面的困难。例如C17系列运输机,运载70吨左右的主战坦克,也需要各种门槛。第二,坦克战斗全重,逐步增加。对于牵引车辆、铁路、桥梁、公路等各种运输模式来说,难度也在一步步提高。

  同时,2022年以来,无人机、巡飞弹的作用,大大提升。各国主战坦克,在东欧平原上“共襄盛举”。结果,无论是M1、豹2、挑战者,还是T72、T90,面对各种无人机、巡飞弹,都是灰头土脸。尤其是顶部装甲防护,属于老大难问题。由此可见,在各型新技术、新装备面前,传统的第三代坦克,甚至是三代半坦克,都出现了力不从心的局面。

  面对现阶段的情况,世界主要陆军强国,在下一代坦克的发展上,都会面临各方面的探索和尝试。结合俄乌战场上的经验教训,作者认为,第四代坦克的发展,需要放弃甲弹对抗、拥抱信火一体。

  关于上述概念,作者分开聊聊,首先是放弃甲弹对抗。在2020年代,坦克与坦克之间的正面对决,次数已经越来越低。坦克进一步提高装甲防护、提升主炮的口径,完全不是办法。这样一来,主战坦克的战斗全重,奔着70/80吨发展,已经超出了机动作战的范围。

  再加上各种新打击模式的出现,例如超远程反坦克导弹、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等等,传统的甲弹对抗概念,已经落伍。与此同时,信火一体概念,才是主流。自身火力配置、友军配合火力、综合观瞄、信息保障之间,相互兼容,实现了战斗力的最大化。但是,信火一体对于武器装备的综合水平,门槛要求非常高。美国陆军,或许能够试一试。俄罗斯陆军,肯定学不会。

  因为,自身各种装备,做不到。那么,第四代坦克,到底如何发展呢?作者认为,首先,采用无人遥控炮塔,进一步加强了顶部防护。即便是无人机攻顶打击,也无法直接击毁坦克。第二,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,提高态势感知能力。在炮塔上,加装主动防御系统,仅仅是第一步。第四代坦克,也需要考虑加装反坦克导弹的可能。

  例如在未来的作战过程中,如果第四代坦克,与敌军坦克遭遇,根本不需要进行甲弹对抗。在远距离上,首先发现对手,引导友军进行火力打击。或者依靠自身反坦克导弹,在比较远的距离上,击毁敌军坦克,根本不给敌军坦克“近距离拼刺刀”的机会。至于第四代坦克上的坦克炮,作者认为,主要是打击敌军的其他装甲车辆,例如步兵战车、轮式战车等等。

  同时,也能够为己方的步兵,提供一定的直射火力支援。在俄乌战场上,无论是俄军,还是乌军,步兵部队都面临缺乏直瞄火力的问题。由此可见,这是一个难题。恰巧,部队有“火力不足综合征”,几乎没有军兵种,都非常强调自己的火力支援、火力打击能力。以步兵排为例,能够抽出60毫米迫击炮、120毫米大筒,打击敌军。

  关于陆军发展建设的一系列故事,还有很多。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,和大家慢慢聊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99号   电话:400-123-4567
版权所有:Copyright © 2012-2018 某某夏令营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   
ICP备案编号:琼ICP备xxxxxxxx号